仔细看着图纸,他虽然不懂具体技术,但明白“稳定”对于远洋航行意味着什么。“准!立刻选一条中等船只进行改装试验!若效果显着,不惜工本,装到‘镇海级’上!”他目光投向烟波浩渺的大海方向,仿佛看到了那巨舰扬帆、龙旗猎猎的未来,“这万里海疆,终将成为我大唐通衢!”
长安·将作监秘坊
与明州船场的宏大不同,将作监秘坊内是另一种紧张有序的精密。炉火熊熊,锤声叮当,汗流浃背的工匠们正围绕着改进后的流水线,全力锻造、组装着龙鳞甲片。
阿史那云依旧穿着那身沾着油灰的工匠皮围裙,小脸被炉火烤得红扑扑的,正和阎立德蹲在一副刚刚组装好的新式龙鳞甲前,激烈地讨论着。
“阎大匠,你看这腋下和腿弯的连接处,”阿史那云指着甲片缝隙,“还是太硬了!穿着的人活动起来肯定别扭!我在想,能不能用更软一点的熟牛皮衬底,再把这些连接小件的边角打磨得更圆滑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娘娘高见!”阎立德捻着胡须,连连点头,“确实如此!之前只追求防护和连接牢固,忽略了关节的灵活。还有这头盔的面甲,”他拿起一个只露出眼睛和口鼻缝隙的精钢面罩,“按您说的,加了两道横筋,确实结实多了!就是…有点沉,戴久了怕将士们脖子受不了。”
“沉点怕什么?保命要紧!”阿史那云不以为然,随即眼睛一亮,“哎!你说,咱们能不能用薄一点的镔铁做内衬,只护住心口、后心这些要害?其他地方还是用百炼钢?这样既能减轻分量,又能保证关键部位防护,还省了珍贵的镔铁!”
“妙啊!”阎立德一拍大腿,满脸佩服,“娘娘真是天工巧思!此法可行!老臣立刻安排人手试验!” 他越发觉得这位草原昭容娘娘简直是军械天才,那些看似天马行空的想法,往往能切中要害。
就在这时,一名小太监匆匆跑来,呈上一份来自辽东的密报。阿史那云擦擦手接过一看,是苏定方关于彻底肃清史朝义余党、并押解其首级回京的详细奏报,里面还特意提到了赵骁在拓折城血战中的表现和龙鳞甲起到的防护作用。
“好!赵都尉没事就好!龙鳞甲又立功了!”阿史那云开心地笑起来,英气的眉毛飞扬。她将密报小心收好,干劲更足了,对着满场工匠喊道:“兄弟们!加把劲!前线将士等着咱们的甲胄保命呢!多造一副好甲,就能多活一个咱们大唐的好儿郎!等这批甲造好了,本昭容请大伙喝酒吃肉!”
工匠们轰然应诺,秘坊内的锤声更加密集有力。阿史那云看着那一片片在火光下逐渐成型的暗金鳞甲,仿佛看到了它们未来在更广阔的战场上,守护着大唐将士,开疆拓土的英姿。她心中充满了自豪,这就是她能为陛下、为大唐,贡献的力量!
太极宫·甘露殿
李琰放下最后一份奏章,揉了揉眉心。东北已靖,西域对峙,海船开造,倭国震慑…一切似乎都按着他的规划在推进。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胸口,那块“天赐金纹玉”温润如常,沉寂无声。
他起身走到巨大的舆图前,目光缓缓扫过帝国的疆域:东北的渤海已臣服,西北的西域烽烟暂歇,东方的倭国被震慑…他的手指最终落在了南方浩瀚的海洋,以及舆图边缘那片模糊的、标注着“流求”、“香料群岛”的区域。
“寰宇一统…”李琰低声自语,眼中燃烧着永不熄灭的火焰,“陆上的疆域,已初定格局。而这万里海疆,蕴藏着无尽的财富与机遇,也潜藏着未来的挑战与敌人…是该让帝国的目光,投向更深的蓝了。” 他拿起朱笔,在明州的位置,重重地画了一个圈。
喜欢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