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琰伸手轻轻刮了下她挺翘的鼻梁:“司天台和博士们都说,那是天地生成的异宝,是祥瑞,感应朕躬,是吉兆。朕也觉得,或许正是有了它,冥冥中才让朕感应到…一些重要的人和事。”他巧妙地避开了查拉维的名字,但话语中的深意让阿史那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祥瑞好啊!”阿史那云笑得眉眼弯弯,“说明陛下是真命天子!连老天爷都帮您!”她忽然想起什么,眨眨眼,“那…陛下,等龙鳞甲造够数了,我能…能要一副吗?就一副!最小号的!我也想穿着试试,肯定威风!”
看着阿史那云眼中毫不掩饰的向往和跃跃欲试,李琰哑然失笑:“胡闹!那甲胄重数十斤,是杀敌护国的战阵利器,岂是玩物?你想要威风,朕让人用轻便皮甲给你仿制一副漂亮的就是了。”
“哦…”阿史那云撅了撅嘴,有点小失望,但很快又释然了。能和陛下在这仙境般的温泉独处,已是莫大的幸福。她挪到李琰身边,很自然地靠在他坚实的臂膀上,仰头望着漫天繁星,轻声哼起了草原上的歌谣。
李琰感受着臂弯中少女的依恋和信任,心中一片温软。后宫之中,上官婉儿是智囊,是解语花,是他精神上的依靠;而阿史那云,则是这炽热的火焰,是跃动的生命力,带给他截然不同的轻松与愉悦。他轻轻揽住她的肩,一同沐浴在这温暖的泉水与璀璨的星光之下。
**紫宸殿·御书房**
夜已深沉。李琰披着外袍,仍在灯下批阅奏章。上官婉儿安静地在一旁研墨,偶尔轻声提醒几句政务要点。她的动作一如既往的优雅从容,只是偶尔目光扫过御案一角——那里放着一份来自骊山华清宫、由阿史那云亲笔写的、字迹略显歪扭但充满欢快的谢恩笺——眼神深处会掠过一丝极淡的、难以察觉的复杂情绪,但转瞬即逝,快得让人无法捕捉。她只是将研好的墨汁,推得离李琰更近了些。
李琰放下朱笔,揉了揉眉心,目光扫过书案上堆积的卷宗:石国后续安排的奏报、安西都护府关于碎叶驻军的请示、鸿胪寺关于倭使接待的详细流程、苏定方追剿史朝义的最新进展…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一份关于新式海船龙骨锻造工艺的奏疏上。
,!
“婉儿,”李琰忽然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遥远和深邃,“你说,这大海的尽头…会是什么样子?那些乘季风远航的波斯、大食商人,他们抵达的远方国度,比之天竺又如何?”
上官婉儿研墨的手微微一顿,有些不解地看着李琰:“陛下何出此问?《山海经》有云,海外有仙山,然虚无缥缈。前朝虽有法显大师(东晋高僧,曾陆路去天竺,海路归国)西行求法,所载亦多为佛国。大海浩瀚,风波险恶,尽头恐非人力所能及。”她不明白皇帝为何突然对渺茫的海外产生兴趣。
李琰笑了笑,没有解释。他来自后世,心中装着整个地球的轮廓。倭国、新罗只是起点,波斯、大食是必经之路,更遥远的欧罗巴、那有着金字塔和尼罗河的阿非利加(非洲)、传说中遍地黄金的殷洲(美洲)…这些名字在他心中翻腾。统一寰宇,并非仅仅指陆地上的征服。
“人力有时穷,然心志不可夺。”李琰拿起那份海船奏疏,指尖在上面轻轻敲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告诉工部和将作监,对能造大船、善造大船的工匠,重赏!对提出改进海船之法者,不吝爵禄!这大海…迟早有一天,我大唐的龙旗,要插遍它能到达的每一个角落!”
上官婉儿看着李琰眼中那仿佛能穿透时空、燃烧着无尽野心的光芒,心中震撼莫名。她虽不理解这宏愿的全部,却本能地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壮阔。“陛下志存高远,非臣妾所能揣测。然陛下所指,便是臣妾剑锋所向。”她深深一礼,语气坚定。
李琰满意地点点头,目光重新投向西方和东方。渴塞城的烽烟还未散尽,石国刚点燃反抗的火种;东瀛的使者即将目睹龙鳞的寒光;史朝义如同阴沟里的老鼠在北方雪原逃窜;而那块神秘的玉璧,依旧静静躺在锦盒中,等待着它下一次未知的悸动。寰宇一统的征途,才刚刚迈出坚实的一步,前方,是星辰大海,是无尽的疆域与荣光。
喜欢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