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嶵*筷¨按惯例,十日后陛下将在麟德殿设宴接见。此番倭使来朝,规模空前,据说携有倭王的亲笔国书和大量贡品。”
“倭国?”李琰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芒。他深知这个岛国表面恭顺,实则狼子野心,历史上曾多次挑战大唐权威。如今大唐内乱初平,西域又燃起与大食争锋的烽火,这些倭人难保不会生出异样心思。“来得正好。婉儿,传旨将作监和兵部。”
上官婉儿立刻凝神静听。
“命阎立德,从新近赶制出的龙鳞甲中,挑选五十副…不,一百副!要最精良、最威武的!给戍卫麟德殿的千牛卫换上!”李琰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另外,让王思礼从龙鳞铁卫中,挑选五十名身材最高大、气势最剽悍的勇士,同样着新甲,作为朕的仪仗,于麟德殿外列阵!”
“陛下是想…”上官婉儿瞬间明白了李琰的意图。
“不错!”李琰负手而立,目光如电,“倭人素来畏威而不怀德。史思明授首,哈立德伏诛,正是我大唐国威鼎盛之时!朕要让他们亲眼看看,什么是煌煌天朝的无敌之师!什么是他们永远无法企及的钢铁洪流!让那身经百战、煞气逼人的龙鳞铁卫,让他们身上那染过叛贼和大食悍将鲜血的甲胄,告诉藤原清河,告诉倭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任何觊觎天朝疆土、挑战天朝威严的念头,都只会招致灭顶之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乃‘不战而屈人之兵’之上策!陛下圣明!”上官婉儿由衷赞道。用一场精心准备的“武力展示”代替战争,震慑宵小,成本最低,效果最佳。这充分体现了李琰作为穿越者超越时代的战略眼光和深谙心理威慑的政治手腕。
长安·鸿胪寺馆驿·倭国使团驻地
藤原清河跪坐在榻榻米上,眉头紧锁,仔细阅读着从各种渠道收集来的关于长安近日盛况的简报。史思明被凌迟处死、枭首示众的细节,长安百姓的狂热,龙鳞铁卫的传说,以及那支生擒史思明的精锐…这些信息让他这位倭国重臣心中充满了震撼和难以言喻的压力。
“唐主…竟如此酷烈?那龙鳞铁卫,当真如此神勇?”藤原清河喃喃自语。他此次肩负重任,除了常规的朝贡和学习,更肩负着试探大唐在经历内乱后国力虚实、尤其是军事实力的使命。倭国国内,随着律令制国家的巩固,一股试图摆脱大唐文化影响、甚至挑战东亚秩序的力量正在悄然滋长。
“大使阁下,”副使吉备真备低声道,“据闻十日后麟德殿宴饮,唐主将展示其新式甲胄与精锐卫队。此乃观察唐军虚实之良机。若唐军果真如传闻般强大无匹…我等回国后,当力劝天皇陛下,对唐之政策,需更加…恭顺。” 吉备真备作为深谙唐文化的学者,对大唐的底蕴有着更清醒的认识。
藤原清河沉重地点点头:“真备君所言甚是。传令下去,麟德殿之日,所有人务必谨言慎行,仔细观察!尤其是那‘龙鳞铁卫’!一丝一毫的细节都不能放过!”
契丹·松漠都督府边缘·无名河谷
寒风卷着雪沫,刮在脸上如同刀割。一队约百人、衣衫褴褛却仍带着剽悍气息的骑兵,如同丧家之犬,躲藏在河谷避风处。为首一人,面容阴鸷,眼神中充满了仇恨与惊惶,正是史思明之子——史朝义!
“少将军,探马回报,苏定方那个老匹夫…派了好几支精骑,正在松漠各部盘查…悬赏…悬赏您的脑袋!”一个亲信头目声音颤抖地禀报,脸上满是冻疮。
史朝义猛地一拳砸在身边的冻土上,指节破裂渗血也浑然不觉:“李琰!苏定方!老匹夫!杀父之仇,灭族之恨!我史朝义与你们不共戴天!”他咬牙切齿,眼中闪烁着疯狂的光芒,“契丹人…大贺窟哥那个老狐狸,收了我们的金银,却不肯给一块立足之地!只让我们在这冰天雪地里等死!”
“少将军,我们…我们怎么办?粮食快没了,马也死了不少…”另一个亲信绝望地问道。
史朝义眼中凶光闪烁,扫视着这群跟随他亡命天涯的最后心腹:“怎么办?天无绝人之路!契丹人不收留,我们就再往北!去找靺鞨人!或者…往西!去投奔回纥!听说回纥登里可汗野心勃勃,正与大唐貌合神离!只要我们能活着找到他们,献上…献上我们知道的大唐河北边防虚实…就不信换不来一条生路!”
他压低声音,如同毒蛇吐信:“告诉兄弟们,再坚持一下!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才有机会报仇雪恨!李琰…你给我等着!总有一天,我要让你血债血偿——!”
将作监·秘坊深处·司天台观星密室
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