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混着磁粉的地下水。水流渗入沙地,竟像有生命般蜿蜒游走,片刻后,卓玛马蹄下的沙地突然喷涌出水柱——正是婉儿用磁勺感应地下暗河,引动磁粉开辟的水道。
"这是...地脉磁引术?"卓玛惊退半步,双刀上的磁光却弱了几分。她看着脚下翻涌的清泉,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我们论家,本是大唐的子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大明宫地下三丈的密室里,孙思邈的银针悬在烛火上方,针尖凝着一滴黑血。李琰赤裸上身躺在青铜祭台上,胸口的狼头刺青与台上的"山河盘"同时发烫,盘上的磁砂正自动排列成黄河走势图。
"陛下不可!"婉儿撞开石门时,肩头的血迹已染透半幅宫装,"《周礼·大宗伯》里说的'血祭山河',是要用天子心头血灌溉社稷!您忘了张道长的警告?二十年前先帝用半滴心血激活山河盘,结果..."
"我记得。"李琰按住心口,指尖触到一道细疤,那是十六岁时为救婉儿挡的吐蕃毒箭,"但赤岭关快撑不住了。你看——"他抬手指向山河盘,盘上磁砂突然聚成赤岭关的形状,城墙处的磁砂正在急速减少,"郭昕的陌刀营只剩三成兵力,段秀实的弩箭库里连竹片都没了。"
婉儿突然扯开衣襟,露出锁骨下方的梅花刺青,那是巫祝一脉的血脉标记:"我来替您。当年阴山盟誓时,您说过要护我一世,可您答应过的事,还包括要活着看完我写完《璇玑图》。"
李琰猛地扣住她手腕,触到她脉搏下细细的磁纹——那是五年前为了破解吐蕃磁甲,婉儿自愿植入的感应纹路。烛火突然剧烈摇晃,山河盘上的黄河磁砂竟开始逆流,盘中央浮现出宇文恺的虚影,那是用磁石粉末投影的全息影像。
"李二郎,"虚影开口时,磁砂簌簌掉落,"当年我建这山河盘,是为了用磁石感应天下铁矿,可你偏要用来..."
"够了!"李琰抄起案头的匕首,刀身刻着"贞观之治"的铭文,"婉儿,帮我按住祭台四角的青龙纹。孙真人,劳烦用银针封住我心脉周边的七处大穴,让血流得慢些。"
匕首刺入的瞬间,婉儿闭上眼,却听见"当啷"一声金属落地声。她睁开眼,看见李琰握着匕首的手在发抖,刀刃离心口只有半寸,而他额角已满是冷汗。
"陛下..."孙思邈的声音带着颤音,"您还记得武德九年的玄武门之变吗?当年太上皇..."
"别说了!"李琰突然低吼,匕首划破皮肤,渗出一滴黑血,"这滴血流给赤岭关的将士,下一滴...给陇右道的百姓。"他转头看向婉儿,目光柔和下来,"等打完这仗,陪我去洛阳看牡丹吧。你说过,要在牡丹亭里写《巾帼兵法》。"
赤岭关城墙上,段秀实踢翻第十口金汁锅,滚烫的铜水顺着吐蕃人的磁石云梯流下。那些用《唐六典》铁页加固的云梯遇热膨胀,铁钉爆出的声音像炒豆子般噼里啪啦,穿着重甲的吐蕃士兵被烫得在云梯上打滚,惨叫声中摔下城墙。
"将军!左翼撑不住了!"一名士兵指着坍塌的箭楼,那里的磁石了望塔被天雷车轰出个大洞,"吐蕃人用磁石吸住了咱们的投石机!"
"把火药库的引线接到护城河!"段秀实抹了把脸上的血污,突然听见关内传来闷雷般的轰鸣。转头望去,阿史那云正率着漠北狼骑撞破侧门,她马鞍旁挂着的断刀上,还沾着靛蓝色的磁粉。
"段将军,陛下有令!"阿史那云甩来一串铜钥匙,"退守二道关!打开宇文恺留下的地库,里面有当年卫公李靖留下的..."
地面突然剧烈震动,段秀实脚下一滑,险些摔下城墙。他看见护城河方向的沙地裂开缝隙,露出十二尊青铜炮,每尊炮身上都刻着"雷霆怒"三个古篆——那是《卫公兵法》里记载的磁能击炮,用地下磁流作为动力。
"郭昕那老小子呢?"阿史那云跳上城墙,顺手用红绫勒死两个爬上来的吐蕃兵。
"在火药库改引线!"段秀实拾起一枚磁石炮弹,炮弹表面还刻着"开元十年造"的字样,"陛下说过,磁石遇热会失磁,咱们的炮弹不能用火药,得用..."
"用沸油。"郭昕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满脸黑灰,手里提着两桶冒着热气的胡麻油,"当年李靖攻打吐谷浑时,用的就是这招。把油倒进炮膛,点燃后产生的热气能把磁石炮弹弹出二十里。"
当第一发磁石炮弹裹着火焰飞出时,李琰正在大明宫的祭台上数自己的心跳。第七十八下心跳时,山河盘上的赤岭关磁砂突然亮如白昼,那是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