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族中的诸多事务,由长老们轮流处理,倒也无需始麒麟这个族长事必躬亲,可以让他全心全意投入到这场捕猎当中。
时间在沉默中悄然流逝,始麒麟如磐石一般坚守,主修土之法则的他,气息绵长稳固,周身隐约透出一股令人胆寒的威严。
不周山巅,云烟缭绕。
盘古开天辟地遗留下的威压如实质一般凝聚成风,刮过酆都的面颊,带来阵阵刺骨的疼痛。
这里的每一寸空间似乎都承载着亘古的力量,四周的景象,既是壮丽,又是诡秘。
眼前的岩石笼罩着奇异的光芒,每一块都散发着无法用言语形容的远古气息。
整座山巅并非平坦,而是由无数盘根错节的地貌组成。
层层叠叠的嶙峋巨石上,刻画着玄奥的符文,像是盘古手持开天神斧时随意挥洒出的道韵。
遥望四方,天地苍茫。
不周山脚下的群山如波涛起伏般绵延不绝,登上山巅的酆都仿佛将整个洪荒都尽收眼底。
山巅之上,天地间的灵气浓郁到凝结成雾,若隐若现的九色霞光在云海中穿梭,融汇交织成一幅瑰丽而浩瀚的画卷。
酆都掐指一算:“自攀登不周山以来,已过整整九万六千载。如今,总算踏上这山巅了。”
酆都缓缓抚摸着周围那些嶙峋的巨石,细细感受其表层残存的道韵。
这些道韵似乎蕴藏着关于力之法则的奥秘,隐隐透出磅礴的伟力。
“可惜啊,”酆都摇头轻叹,“若是主修力之法则的修士,恐怕在这里能大有收获,甚至因顿悟而突破至混元金仙境界也未可知。”
酆都抬眸望向远处,目光悠远,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只是,对我而言,这些不过是鸡肋罢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话虽如此,酆都倒也并未真正觉得惋惜。
他心中清楚,尽管力之法则无比强大,但其背后的关键,是那位执掌它的盘古。
三千大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即使论战力,诸如命运、时间、空间、因果、轮回、阴阳、毁灭、杀戮等,也未必就弱于力之法则。
而盘古之所以让力之法则独具威势,依赖的不仅是他强悍的修为,更归功于其拥有三件混沌至宝,这一点就远非寻常混沌魔神能够企及。
因此,面对这些巨石上散发的盘古道韵,酆都并无意去感悟,自己主修轮回法则,虽然有些辅修的相关法则,但力之法则,并不在此列。
况且,根据酆都的观察,此处的道韵,主要起到一个突破瓶颈的作用,为修炼力之法则的后来人,指一个混元的方向,并不会整体性的进行梳理。
只有你的力之法则本身就有一定基础,才能接的下这波机缘。
如果是个小白,根本无法凭借这里的道韵从无到有的领悟力之法则。
至于这番机缘,酆都也没有生出任何“得不到就毁掉”的念头。
驻足一番,不免暗暗思忖:“毕竟沾染了盘古的道韵,谁知道要是贸然破坏,会不会引来不可测的后果?
何况,以我的感应来看,即便无人干涉,这些道韵终究会随着时光流逝而逐渐消散,不可能永恒存在。”
抛开这些念头,酆都索性不再理会四周的巨石,而是顺着山巅一路闲逛起来。
时光悠悠流转,几千年过去,却依旧一无所获。
无论是灵宝还是灵根,甚至连些许值得关注的东西都没有发现。
“不应该啊……”酆都眉头微蹙,忍不住轻声喃喃,“怎么会什么都没有呢?”
尽管有些失望,却也看得开。
毕竟机缘从来可遇不可求,强求无益,总不能为了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永远困守于此吧?
正当酆都下定决心离开山巅,迈步准备下山之际,忽然,心头一跳,隐约察觉到一丝奇异的机缘。
酆都一怔,旋即停下脚步,猛然转身,循着感应方向快步回去。
片刻后,他目光一凝,只见一堆巨石旁,居然莫名显现出一道狭窄的夹缝。
而在夹缝之间,一棵苍劲挺拔的小松树正悄然生长,其枝叶间泛着灵韵,仿若与天地共鸣一般。
“这是……”酆都眯起眼,面露惊讶之色。
目光紧紧锁在那棵小松树上。
只见其枝叶间萦绕着淡淡的五色灵光,仿若融汇了天地间最精纯的五行之力。
松针细长而坚韧,微微颤动间,隐约有五行之象交织其中,尽显玄妙。
“这……竟是传说中的五针松!”酆都脸上露出难以掩饰的惊喜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