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无声无息地撤退(1 / 2)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沈阳城最宝贵的财产,就是沈阳兵工厂。

沈阳兵工厂又叫丰天军械厂。

这是当年张作霖花大钱建的兵工厂,厂房有八千多台机器设备,

能造步枪、机枪、平射炮、山炮、加农炮、榴弹炮,月产子弹以千万发算,炸药以十吨算。

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又拨款扩建了沈阳兵工厂,在原址基础上并入火药厂和无烟发射药厂,产能很强。

现在日军要撤,自然不能把这座大兵工厂给卫宁。

当然,日本人可能不知道,在他们眼里香饽饽的沈阳兵工厂,在卫宁眼里就是块鸡肋。

现在全军步兵统一装备的都是半自动或自动武器,根本看不上它造的枪械。

炮兵装备的各种火炮,比沈阳兵工厂造的老式火炮射程远、射速快、精度高,要是炮战,沈阳兵工厂造的火炮根本不是对手。

那些机器设备和产能,卫宁根本没放在眼里。

卫宁真正看中的,是沈阳兵工厂里的三万多名工人。

现在,卫宁主导的工业化进入第二阶段。工业化浪潮以北陵县为源头,以排山倒海之势扩散到山东这个绝对安全的腹地,下一步要向河南和河北大规模展开。

在超过170个工业项目的明细下,数以万计的机床和设备全面铺开,大规模建设的铁路像骨架一样形成一个工业巨人,

各种化学、机械、制造、修理厂像雨后春笋一样崛起。项目涵盖汽车、飞机、船只和各种军事武器制造,涉及钢铁、铜矿、铝材等各种金属资源提炼,规模非常大。

但在宏大的工业化浪潮下,一直有个问题制约着。

机器设备不用担心,有卫宁不断置换。

财政支持也不用操心,第一是背靠山东招远金矿,第二是美国人提供的五亿美元信用背书,

第三最重要的是——天刃公司和地盾公司现在满世界赚钱,军火生意来钱太快了,利润率高得吓人。

唯一的问题,是人才缺口。

在延安提供的民政干部下,卫宁在解放区开展了六年制义务教育,

甚至建了六所不同方向的大学,配合北陵军校的扩散,也算培养了不少人才。

但想看到教育产生质变的效果,需要很长时间,甚至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投入才能见效。

况且现在是战争年代,大部分培养出来的人才,还没走到生产岗位就要立刻投入军队,提升军队现代化作战能力。

所以,军队和工业同时需要人才供应,人才就紧张了。

沈阳兵工厂这三万名经验丰富的工人,就成了解燃眉之急的良药。

凌晨两点,关东军指挥部。

一个参谋报告:“报告!据前沿观察哨说,华军空中监视的飞机已经返航,他们晚上动不了。”

冈村宁次点点头。

梅津美治郎马上下了总突围命令。

驻扎在奉天城里的三万多关东军立刻执行撤退计划,所有车辆从藏身之处开出来,

军用卡车和民用车辆排成一条长龙,大批关东军士兵带着数倍的口粮和弹药聚在主街道上,编成六个撤退集群,准备开始撤。

他们要以最快的速度冲出包围,往朝鲜方向跑。

同一时间,沈阳境内的水厂、发电厂和兵工厂堆满了炸弹和炸药,日军工兵拉出长长的导火索,准备引爆。

监狱里关着的抗日志士和地下党都被押到刑场,准备杀光,防止重要情报和战争罪行泄露。

关东军指挥部也在赶紧准备撤。

全体日军参谋全副武装,都戴着钢盔,背着长长的三八式步枪,

每个参谋还从沈阳兵工厂的库存武器库拿到一支封存的仿比利时m1900手枪,放弃了臭名远扬、自杀都可能卡壳的南部十四式手枪。

所有重要文件都扔进汽油桶烧了,所有电台都搬空,

能带走的情报资料带走,带不走的也烧了,各种比例的作战地图一张不剩,全运走。

梅津美治郎看着这一幕,眼神阴狠,满是不甘。

冈村宁次快步走过来,手里拎着两套少佐军装。

他命令似的说:“梅津,快换上这身衣服,准备撤。”

梅津美治郎皱起眉头:“为啥要换这身少佐军装?”

冈村宁次:“华军特种部队擅长斩首行动,我打赌,现在华军特种部队肯定在卫宁的示意下开始行动了,等着刺杀我们俩。我们不能让华军得逞,得先伪装起来。”

不想错过《抗日:铁血战魂,带出一个特种部队》更新?安装狐恋文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