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随时都可以造反,可以说在康熙眼里,吴三桂是心腹大患。
当然,吴三桂后来被康熙逼迫造反了。
但是他年纪大了,也没有制定一个合理的战略,结果死在了湖南衡阳。
如果你是一个老板,你发现你下面有一个干部,他已经在内部有很大的势力了。
这个时候,你就要不动声色地,给他换一个不痛不痒的岗位。
把他的实力减弱。
接着呢,你就给他,安排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对于这个事情,他也不得不去做。
如果他完成了,你就再给他分派任务。
如果他不能完成,你就有借口拿捏他。
对于这样一种策略,去管理那些桀骜不驯的干部,是非常有效的。
如果你在明面上,和这个干部斗,你是斗不赢他的。
也许,你下面的那些员工,都还会对你指指点点。
所以你不管干什么事情,必须要动脑筋。
你不动脑筋,就会处于被动地位。
你看那个汉武帝时期,不是诸侯王势力非常强大吗?
如果当时汉武帝学他爹汉景帝一样,直接去削藩,那可能,整个天下都要闹翻天。
但是,汉武帝想了一个办法,叫推恩令。
就是说,让让这些诸侯王的所有的儿子,都去诸侯的封地里面当官。
每个人都当官了,他们都肯定,是为自己的利益着想。
这个时候,在诸侯王的封地里面,就形成了盘根错节的利益制衡网络。
如果所有的诸侯国,都像这样的话,汉武帝对下面的诸侯国,就有了非常大的掌控能力。
那些诸侯王,也不敢那样轻举妄动了。
如果时间一长,那些诸侯王的势力,越来越弱,他们就不敢有造反的心思了。
你看,汉武帝这一招多么英明。
既达到了削藩的实质性目的,又在名义上有了一个好名字,叫推恩令。
诸侯王封地的那些皇族成员们,没有一个不说汉武帝好的。
你说他的这一招高不高?不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