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就是杨大财出殡的日子。
江凡跟杨小倩,守完了最后一夜灵,天一亮,走出灵棚。
因为是出殡的日子,帮忙的人来得比往日早一点。
刘三通也来了,先清点亲属的人数。
这种事,亲戚跟亲属不一样。
在这边,亲戚,就是表兄弟姐妹,包括死者,还有杨小倩的表兄弟姐妹。
亲属,就是指死者的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以及家庭。
亲戚,是用不着披麻带孝的,就当是朋友那样,手臂上只需要带上一条白布条,送死者到村口。
亲属就要披麻带孝,各个辈份所披的麻,带的孝都不一样。
比如杨老二,是死者的弟弟,用不着披麻,但在腰间要缠上一条白布,叫带孝。
所有披麻带孝的人,七天内是不能到谁的家里的,这样会给那家人带来霉气。得等到死者办完了头七,才可以跟平时一样,想往那家走随便。
对这些,江凡提无所谓,而且怀疑的态度。
但经过烧纸牛马的事,却是心情复杂,不大相信,却也不敢怀疑。
怎么说,传统流传下来的东西,有些必有其来龙去脉吧。
以科学的看法,毫无道理,但却会发生,科学也探讨不出来的事实。
就如那天烧纸牛马的事,刘三通以为是他的符咒灵验,江凡却认为,是狼牙的作用。
如果是刘三通的符咒,那纸牛纸马为什么烧不着。等着他将狼牙放进车斗里,重新回来一点就着。
这些,就是以他之前的想法,解释不清楚的,但的确发生。
现在,刘三通指挥着帮忙的人,做些什么事,江凡都只能怀着敬畏之心,信其有吧。
“如意婶,送殡的人不多呀。”杨雄摇着头道。
在山村里,送殡的人多少,关乎到活着的人的面子。
马大根他爹去年去世,那是全村人只要能走路的,都去送殡,马大根也倍感面子。
也可以这样说,送殡人的多少,决定了这家人的人缘。要不就是在村里,属于亲属多的大家族。
马大山却是低声骂:“呸!吃饭的时候,满屋子都是人,送殡的时候,都跑得不见一个。”
杨如意擦着泪水,悻悻地道:“我们家亲属少,亲戚也少,在村里,属于被人看不起的群体。我也用不着管面子,人多人少没关系。”
“行了,需要披麻带孝的人,过来。”刘三通大声道。
真没有什么人,需要披麻带孝。
杨大财在村里,只有杨老二一个兄弟,堂兄弟也没有。杨老二一家没出现,就只有杨如意和杨小倩披麻带孝。
母女俩的衣服是一样的,但杨小倩,送她爸的时候,手里还得拿着一根竹棍,这边叫“打狗棍”。
就是说,杨大财已经是属于鬼魂,鬼魂怕狗。
杨小倩手里拿着的棍子,一头还要放在地上拖着走。就是帮他父亲,赶走恶狗的意思。
这种打狗棍,只有死者的女儿,姐妹才能拿,也必须要拿,其他的人不行。
这种繁琐事,想要江凡记下去,他也记不了。
杨大财的魂,不就在烧纸牛纸马的那天晚上,被牛头马面带走了嘛,现在还怕什么恶狗。
接着,刘三通拿出一条白线,一头绑在杨大财手上,一头让杨小倩拿着。
然后,刘三通拿着一把剪刀,交给杨小倩,吩咐她,将白线从中间剪断。
这也就相当于,父女两人从此阴阳相隔,一清两断,杨大财不能将杨小倩带到阴间。
听说,有人没有做这一道程序,头七过后,家里的儿子和女儿突然生病。就是死者在阴间想念儿女,要将儿女带到阴间,才使儿女生病。
如果不赶紧做补救程序,生病的儿女都会相继身亡,就是被死者带到阴间陪他了。
办完了杨小倩的事,刘三通拿着一顶尖顶的麻帽,还有一块可以做一件衣服的白布,将白布折叠成十来厘米宽的长条形。
“江凡,这是你的打扮。”刘三通道。
江凡站在杨雄旁边,低声问道:“雄哥,刘三通拿的两样东西,是什么关系?”
“这是女婿的打扮。”杨雄道。
闻言,江凡呆立不动,额头渐渐冒出冷汗。
他并不想跟杨小倩结婚,只把他当亲妹妹,现在要是戴上麻帽,结上白布,就真正成了她的老公了。
江凡知道的,这里还在一个风俗,就是如果确定了对象,男女不管谁家的长辈去世,立马就得结婚。村里人有一个名称:“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