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光耀一脸认真地看着姬邑,“我追随厂长,一切听厂长指挥。”
“你在厂里的时间也有几年了,能沉下心来认真做事不容易,这些我都明白的。另外,你这个姓倒是不多见。”
“在我们这块地儿确实不那么多见,但好在家中还算人丁兴旺。”
姬邑没有再继续问下去,颜华这一世的娘就姓米,谁知道会不会俩人就有什么亲戚关系。
他不反对有沾亲带故的人进入到自己的体系内,在古代,基本上都是这样。
但前提是有能力,只要有能力,首选熟识的人也是一份保障。
这个助理不错,有预见性。
有了名单,姬邑处理起来就容易多了。
无论送多送少,那都是违反规定的。
检举开除一条龙,厂里一下子就空出来不少空缺。
有不甘心的,三天两头去姬邑家门口去闹,这样正好,公安局的也能找点事做。
厂子里的人都见识到了姬邑的这一雷霆手段,做事规矩了不少。
铁饭碗不再是铁饭碗,做错事累积到一定程度,不仅会丢了工作,还要喜提派出所一游。
李铭被停了职,理由很简单,姬邑直接向上级说明情况。
“李副厂长多年来住院次数较多,此次住院已长达一周,给厂里的生产管理带来了诸多问题。既然身体不好,建议让李副厂长调职或早退。”
王市长很快就批了,李铭这个年纪,都不能算是提前退休,直接就是停薪待业在家。
至于待多久,那就看他什么时候身体好起来再说。
李铭气得在医院里把床边的柜子都给砸了,护士长幽幽地来了一句,“李铭同志有砸床的力气,看来可以出院了,记得赔偿。”
被迫出院的李铭一时间气得整个人都快沉不住气,但他还暂时什么都不敢做。
姬邑检举了他的一系列下属,纪检委也很快就要对他展开调查,他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求做扫尾。
厂子里有空缺,又可以招一批工人,又可以提拔一批干部。
那些等着找工作的人喜大普奔,颜华娘家的门槛都快要踩破了。
米翠英和颜永军谢绝了一切拜访,结果他们自己的爹娘兄弟姐妹又开始被人求着见面。
姬邑制定的招聘政策很快就出来了,本着公开透明的原则,笔试加上面试过了才能入职。
优待条件按照之前该有的都有,这也是顺应社会环境。
报名当天人潮涌动,纺织厂的门卫都快抵不住了。
用了一周,终于填满了所有的职位空缺。
颜华的同学们都还没有毕业,再过几个月,一场全国的大运动就要开始了。
颜晚这个月刚好满十六岁,但为了以防在接下来的大运动开始后被人找茬,导致她被人污蔑,颜华没日没夜地给她补习,争取上半年能把高中毕业证拿下。
颜晚的底子差了些,颜华就给她吃启智丹。
实在没办法了,一切都得争分夺秒进行。
不然的话到时候她很可能会下乡。
每个家庭必须出一个人下乡去,家里唯一符合条件的就是颜晚。
颜晚虽然不明白为什么大姐要她拼了命地读书,但她也听话。
家里混得最好的就是大姐和姐夫,她听成功的人那些话,总归不会错。
虽然不明白为什么大姐写的文章总要把明明能听懂的话翻译成让人看不懂的话,但是其他人都在夸她,那就应该是很厉害吧?
颜晚最终还是提前拿到了毕业证,并成功地考到了供销社,成为了营业员。